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數據要素×”典型案例之二十 | 貫通多層級多行業生態環境數據 提升藍藻治理水平
來源:人民數據
2024-07-05
日前,國家數據局會同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金融監管總局、中國科學院、中國氣象局、國家文物局、國家中醫藥局等相關部門在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發布第一批20個“數據要素×”典型案例,通過示范引領,激勵多方主體積極參與,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湖泊是地表水資源的重要載體,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對水資源安全保障、生態服務功能、防汛抗旱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水體富營養化會導致藻類迅速繁殖、水體溶解氧氣量下降、水質惡化,造成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巢湖藍藻治理經歷了長達30余年的艱難歷程,投入大量人力和資金成本,仍長期面臨防控戰線長、人力成本高、監測監控手段不足、分析預警能力不強等問題。合肥市生態環境局以提高巢湖藍藻監測預警能力為核心,整合跨層級、跨領域、跨部門、跨平臺藍藻治理相關數據,構建水文水質、水動力、藻類生長等智能模型,精準預測藍藻發生情況,提前介入管控,使巢湖流域生態得到系統性改善。推動了當地生態環境改善和文娛產業發展,打造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案例。
一是打通數據壁壘,實現多源數據匯聚。建立地表水自動監測網絡,貫通生態環境部、安徽省、合肥市等跨層級的環境、氣象、城建、水利、漁政等多個行業涉水數據,共接入國控點23個、省控點11個、市控點46個,匯聚共享衛星遙感、視頻監控等各類數據達11億條,構建水環境數據庫(如圖1所示)。通過多源數據匯聚融合,實現以“數”治藻,改變了監測靠人、巡查靠走的傳統工作模式,大幅降低了藍藻治理成本,有效提高了治理成效。
圖1 數據匯聚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