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數據要素×”典型案例之十七 | “氣象保險增值服務”賦能風電設施建設運營減損增效
來源:人民數據
2024-07-01
日前,國家數據局會同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金融監管總局、中國科學院、中國氣象局、國家文物局、國家中醫藥局等相關部門在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發布第一批20個“數據要素×”典型案例,通過示范引領,激勵多方主體積極參與,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我國極端天氣事件增多增強,統籌發展和安全對防范氣象災害提出了更高要求。精準氣象預測借助大數據、AI算法等現代科技技術,可對具體區域和場景的氣象變化做出系統性監測和預判,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升氣象預測對生命財產的保駕護航能力。臺州市氣象局、人保臺州分公司、浙能集團三方合作探索“買保險送氣象服務”模式,為風電企業提供定制化氣象預測,助力企業預防災害、順利施工、高效運營。
一是創新“氣象保險增值服務”合作模式。風電企業僅需支付商業保險費用,即可享受由保險公司采購、氣象部門提供的實時風向、風速、雨量、溫度、能見度等氣象數據服務,改變了原來需要分別向氣象部門和保險公司定制氣象服務和工程保險的常規流程。
二是實現氣象數據產品與項目運營管理有機融合。將天氣預報產品、氣象模型接入業主方現有的智慧工地平臺,實現當致災氣象要素發生異常時,通過電話、短信方式對指定位置進行告警。同時,通過建立風功率預報、災害風險等模型(如圖所示),實現3天內的天氣預報,為電力調度、工程推進提供決策建議。
三是探索數據利益分配模式。該模式形成了保險公司降經營風險、風電企業降本增效、氣象服務中心獲取更多研究場景和經費的多方共贏局面。2023年,在專業化的氣象數據服務下,某海上風電項目未出現災害理賠情況,為保險公司節約了大量理賠成本。同時,該項目在當年額外增加了45天的作業窗口期,工期提前1個月完成。